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互联网+”爸妈,他们的生活其实很潮!

2018-01-10

https:

在家带孙辈,偶尔跳跳广场舞;或者端着保温杯,喝着枸杞泡花茶……我们的爸妈业余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些内容,那就out了。 

那么,我们爸妈们的互联网生活到底有多新潮?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高文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00多位退休的中老年人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故事,让我们得以从他们的故事中,看看互联网世界与意义世界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访谈中的中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工具型、情感型和自我卷入型。


01

工具型

工具型融入是将互联网主要作为解决生活所需的方式和工具。比如66岁的姜叔叔爱好广泛,最初接触微信是为了投稿所需,现在利用微信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写文章,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还通过网络视频自学乐器。

 

74岁的高叔叔技术出身,动手能力超强,家中微波炉坏了,拆了检查,找出受损零件,然后就去网上搜索买一个,修好了机器。家中各种所需大多网购解决,外出购物和安排旅游也全都网上操作。

 

65岁的张阿姨称自己现在就是“一个手机跑遍全世界”,出门打车、订票、订宾馆、医院挂号、购物支付,全都手机操作,非常方便。

 

65岁的高叔叔不用网络购物,也不会搜索,但他表示网络对他而言不可或缺。他爱好骑行,通过微信和骑友们交流,规划自己的行程路线,多次在国内进行长途和短途的骑行。在不会一句外语的情况下,和一位73岁的骑友,凭借攻略规划、手机导航、翻译软件,历时两个月,骑行5340公里,游骑了越南、柬埔寨、泰国和老挝四国。

 

这些中老年人大多自主性很强,对新鲜事物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也都表示网络的运用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便捷,也让自己参与的社会活动更加多元、丰富。


02

情感型

情感型互联网融入是将互联网主要作为情感的依托。子女在外地或国外的中老年人,平时多用微信和子女联系沟通。而各种微信群,如家人群、发小群、同学群、同事群、战友群、爱好群,也成了部分中老年人重要的社交场所。

 

58岁的桑阿姨有一个微信群,里面的人天南海北,她本不熟识,通过共同的好友被拉入群中,几乎每天都会在这个群里和大家聊天。

 

70岁的周阿姨觉得有了手机以后生活充实,上午买菜洗衣服,下午睡醒了没事可干了,拿手机和朋友聊聊天,看看新闻,特充实。

 

70岁的徐叔叔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晚上睡觉漏掉的信息,早晨起来要再回复一句。每天看看小孙子的视频,感觉非常开心。

 

73岁的施叔叔表示如果出门不带手机,不担心别人打电话,而是怕漏掉了在微信上跟别人的沟通。

 

58岁的李阿姨自从会用了K歌软件后,整天听歌、唱歌,有时候听着歌就睡着了,醒了再接着唱。她感觉村里人也通过K歌联系得更紧密了些。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不少中老年人交流情感和慰藉心灵的重要媒介,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自我卷入型

自我卷入型的互联网融入是指将应用互联网和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对一些中老年人而言,互联网的应用不仅便利了生活,寄托了情感,还对其建构自我概念、完善自我有重要作用。

 

78岁的王阿姨在电脑出现之后,担心会被淘汰,赶在退休前专门学会了电脑,现在又学会熟练使用手机上网。她表示她当初学这些就是担心儿子瞧不起自己,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65岁的邱阿姨因为儿子一句“老妈行啊,这你都会(操作)”而非常骄傲,说“他们不会我们也会啊”。

 

77岁的盛叔叔热衷尝试各种新鲜事物,自学电脑之后,又在老年大学教其他人学电脑。他反复强调凡是增加知识的自己就想学,跟时代不能脱节。

 

65岁的萧叔叔出门用了手机支付,店员说“叔叔你很潮啊”。萧叔叔心里就想,“我老了吗,我就不能用吗?”

 

70岁的陈阿姨退休前是名纺织工人,现在不仅精通各种网络应用,还自己给老年培训机构编写了两本教材,分别关于智能手机基础知识和微信使用。她感觉很自豪,周围人有不懂的问自己,都会解答。

 

78岁的曹叔叔表示,自己开始学微信的时候,女儿想直接帮他上,他说不用,自己学。学电脑的时候女儿比他先学,但现在自己用的比女儿好。女儿还要找老爸帮着修电脑。曹叔叔说,老年人也要有信心,不要觉得自己是老人,新东西就不要学。这些中老年人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获得了自信,感觉自己在时代洪流中没有被淘汰,自我概念获得提升。


04

3类老人掌握互联网不熟练

访谈中,还有很多对互联网掌握的不是很熟练的中老年人,而他们又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矛盾”型,他们面对互联网时持有一种矛盾心理,既想深入接触,但又有各种担忧和无奈。64岁的李阿姨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微信绑定了银行卡。偶然的一次机会,用微信支付买了1.5元的矿泉水,这之后忐忑不安了很久,再加上儿子告诉他不安全之后,内心更是惶恐、后悔不已。直到后来银行卡没什么问题,才安心下来。但也不敢再尝试了。68岁的樊阿姨想学微信支付、手机打车,不过儿子不支持她绑定银行卡,她为此耿耿于怀。

 

第二类是“小试牛刀”型,这类老年人刚开始接触互联网,还不熟练,但开始有了兴趣。63岁的顾叔叔在社区教别人学手机,他举了几个中老年人初学上网的例子,有的人本来很担心弄坏手机,后来朋友聚会时,别人都能把手机拿出来给别人看看孩子、孙子的照片,他不会弄,就赶紧来学,现在也能用得熟练些了。还有的人之前短信都不看,现在尝试学着上网用微信,激动地说自己终于能看到小孙女的脸了,以前都只是看照片,现在拿出来手机就能直接看视频。

 

第三类是“依赖”型,这类老人往往认为互联网太复杂,自己肯定学不会,对于各种互联网相关的问题,更多依赖于家人处理。比如,58岁的李叔叔看上去很显年轻,但却觉得自己落伍了,感慨自己这个年纪的现在都是文盲了。家人给手机绑定了银行卡,自己从来不用,需要什么让子女去买就好。68岁的李阿姨觉得,网上水电费、挂号啊都由孩子管就行了,自己琢磨可能会弄错。需要在微信群发红包的时候,让孩子转给她钱就行了。

 

故事中这些中老人来自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城市和农村,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78岁。他们有的独居,有的和子女同住;有的子女在本地,有的子女在外地或国外。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工人、高校教师、中小学老师、医护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药剂师、警察、销售人员、保安、农民、乡村干部等等。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的参过军,有的支援过三线建设,有的演过话剧等等。这些中老年人的共同点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都主动或被动的卷入了互联网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互联网融入和自我与生活意义的互构,他们中有人发出“落伍”之感叹,有人则乐在其中、奏响了生活新乐章。


05

新式“夕阳红”

以往,说到晚年生活,人们大多会想到照顾孙辈、养养花草、写写书法、跳跳广场舞、公园健健身这样的“夕阳红”生活;新闻报道中常见各种标签: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寂寞孤独、上当受骗;电视节目中那一幕准备了一桌好菜等待子女回家却又希望落空的场景,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无疑是一幅最美好的晚年生活图卷。而现代社会中,子女和父母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并且往往分开居住,甚至住在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不少子女很久才能回一趟家。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理想晚年越来越难实现,中老年人似乎只能要么陷于空虚寂寞,要么投入到年轻人界定的精彩的“夕阳红”生活。

 

但是,从这些老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中老年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在这一舞台上再绽芳华,勾勒出一幅幅新的晚年生活画卷。


06

意义世界的拓展

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也许只是为我们揭示了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的冰山一角,但已然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老年人可以越活越精彩,越活越自信。而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会呈现怎样的状态,则与其互联网融入程度和自我与生活意义的相互构建关系紧密。

 

中老年人的意义世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互联网融入程度,换言之,如何审视自我、如何界定生活的意义,会影响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的参与。那些独立、自主、自信、对新鲜事物持有开放态度、“不服老”、想要紧跟时代的中老年人,更可能深入应用互联网。而随着对互联网使用的深入,中老年人的意义世界又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有的人可能被动或是出于偶然而对互联网有了较多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有了新的视野、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从而让其对自我、对生活的理解和构建都发生了变化。

 

总之,互联网融入和意义世界两者不断地相互作用,可以让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更多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这一角度出发,无论是子女、还是社区、机构组织,都可以尝试鼓励和帮助中老年人融入互联网,多一份耐心,多一些机会,就可能让中老年人获得更多的体验,扩展其意义世界,拥有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去一展芳华。

在家带孙辈,偶尔跳跳广场舞;或者端着保温杯,喝着枸杞泡花茶……我们的爸妈业余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些内容,那就out了。 

那么,我们爸妈们的互联网生活到底有多新潮?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高文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00多位退休的中老年人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故事,让我们得以从他们的故事中,看看互联网世界与意义世界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访谈中的中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工具型、情感型和自我卷入型。


01

工具型

工具型融入是将互联网主要作为解决生活所需的方式和工具。比如66岁的姜叔叔爱好广泛,最初接触微信是为了投稿所需,现在利用微信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写文章,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还通过网络视频自学乐器。

 

74岁的高叔叔技术出身,动手能力超强,家中微波炉坏了,拆了检查,找出受损零件,然后就去网上搜索买一个,修好了机器。家中各种所需大多网购解决,外出购物和安排旅游也全都网上操作。

 

65岁的张阿姨称自己现在就是“一个手机跑遍全世界”,出门打车、订票、订宾馆、医院挂号、购物支付,全都手机操作,非常方便。

 

65岁的高叔叔不用网络购物,也不会搜索,但他表示网络对他而言不可或缺。他爱好骑行,通过微信和骑友们交流,规划自己的行程路线,多次在国内进行长途和短途的骑行。在不会一句外语的情况下,和一位73岁的骑友,凭借攻略规划、手机导航、翻译软件,历时两个月,骑行5340公里,游骑了越南、柬埔寨、泰国和老挝四国。

 

这些中老年人大多自主性很强,对新鲜事物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也都表示网络的运用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便捷,也让自己参与的社会活动更加多元、丰富。


02

情感型

情感型互联网融入是将互联网主要作为情感的依托。子女在外地或国外的中老年人,平时多用微信和子女联系沟通。而各种微信群,如家人群、发小群、同学群、同事群、战友群、爱好群,也成了部分中老年人重要的社交场所。

 

58岁的桑阿姨有一个微信群,里面的人天南海北,她本不熟识,通过共同的好友被拉入群中,几乎每天都会在这个群里和大家聊天。

 

70岁的周阿姨觉得有了手机以后生活充实,上午买菜洗衣服,下午睡醒了没事可干了,拿手机和朋友聊聊天,看看新闻,特充实。

 

70岁的徐叔叔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晚上睡觉漏掉的信息,早晨起来要再回复一句。每天看看小孙子的视频,感觉非常开心。

 

73岁的施叔叔表示如果出门不带手机,不担心别人打电话,而是怕漏掉了在微信上跟别人的沟通。

 

58岁的李阿姨自从会用了K歌软件后,整天听歌、唱歌,有时候听着歌就睡着了,醒了再接着唱。她感觉村里人也通过K歌联系得更紧密了些。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不少中老年人交流情感和慰藉心灵的重要媒介,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自我卷入型

自我卷入型的互联网融入是指将应用互联网和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对一些中老年人而言,互联网的应用不仅便利了生活,寄托了情感,还对其建构自我概念、完善自我有重要作用。

 

78岁的王阿姨在电脑出现之后,担心会被淘汰,赶在退休前专门学会了电脑,现在又学会熟练使用手机上网。她表示她当初学这些就是担心儿子瞧不起自己,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65岁的邱阿姨因为儿子一句“老妈行啊,这你都会(操作)”而非常骄傲,说“他们不会我们也会啊”。

 

77岁的盛叔叔热衷尝试各种新鲜事物,自学电脑之后,又在老年大学教其他人学电脑。他反复强调凡是增加知识的自己就想学,跟时代不能脱节。

 

65岁的萧叔叔出门用了手机支付,店员说“叔叔你很潮啊”。萧叔叔心里就想,“我老了吗,我就不能用吗?”

 

70岁的陈阿姨退休前是名纺织工人,现在不仅精通各种网络应用,还自己给老年培训机构编写了两本教材,分别关于智能手机基础知识和微信使用。她感觉很自豪,周围人有不懂的问自己,都会解答。

 

78岁的曹叔叔表示,自己开始学微信的时候,女儿想直接帮他上,他说不用,自己学。学电脑的时候女儿比他先学,但现在自己用的比女儿好。女儿还要找老爸帮着修电脑。曹叔叔说,老年人也要有信心,不要觉得自己是老人,新东西就不要学。这些中老年人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获得了自信,感觉自己在时代洪流中没有被淘汰,自我概念获得提升。


04

3类老人掌握互联网不熟练

访谈中,还有很多对互联网掌握的不是很熟练的中老年人,而他们又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矛盾”型,他们面对互联网时持有一种矛盾心理,既想深入接触,但又有各种担忧和无奈。64岁的李阿姨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微信绑定了银行卡。偶然的一次机会,用微信支付买了1.5元的矿泉水,这之后忐忑不安了很久,再加上儿子告诉他不安全之后,内心更是惶恐、后悔不已。直到后来银行卡没什么问题,才安心下来。但也不敢再尝试了。68岁的樊阿姨想学微信支付、手机打车,不过儿子不支持她绑定银行卡,她为此耿耿于怀。

 

第二类是“小试牛刀”型,这类老年人刚开始接触互联网,还不熟练,但开始有了兴趣。63岁的顾叔叔在社区教别人学手机,他举了几个中老年人初学上网的例子,有的人本来很担心弄坏手机,后来朋友聚会时,别人都能把手机拿出来给别人看看孩子、孙子的照片,他不会弄,就赶紧来学,现在也能用得熟练些了。还有的人之前短信都不看,现在尝试学着上网用微信,激动地说自己终于能看到小孙女的脸了,以前都只是看照片,现在拿出来手机就能直接看视频。

 

第三类是“依赖”型,这类老人往往认为互联网太复杂,自己肯定学不会,对于各种互联网相关的问题,更多依赖于家人处理。比如,58岁的李叔叔看上去很显年轻,但却觉得自己落伍了,感慨自己这个年纪的现在都是文盲了。家人给手机绑定了银行卡,自己从来不用,需要什么让子女去买就好。68岁的李阿姨觉得,网上水电费、挂号啊都由孩子管就行了,自己琢磨可能会弄错。需要在微信群发红包的时候,让孩子转给她钱就行了。

 

故事中这些中老人来自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城市和农村,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78岁。他们有的独居,有的和子女同住;有的子女在本地,有的子女在外地或国外。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工人、高校教师、中小学老师、医护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药剂师、警察、销售人员、保安、农民、乡村干部等等。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的参过军,有的支援过三线建设,有的演过话剧等等。这些中老年人的共同点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都主动或被动的卷入了互联网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互联网融入和自我与生活意义的互构,他们中有人发出“落伍”之感叹,有人则乐在其中、奏响了生活新乐章。


05

新式“夕阳红”

以往,说到晚年生活,人们大多会想到照顾孙辈、养养花草、写写书法、跳跳广场舞、公园健健身这样的“夕阳红”生活;新闻报道中常见各种标签: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寂寞孤独、上当受骗;电视节目中那一幕准备了一桌好菜等待子女回家却又希望落空的场景,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无疑是一幅最美好的晚年生活图卷。而现代社会中,子女和父母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并且往往分开居住,甚至住在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不少子女很久才能回一趟家。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理想晚年越来越难实现,中老年人似乎只能要么陷于空虚寂寞,要么投入到年轻人界定的精彩的“夕阳红”生活。

 

但是,从这些老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中老年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在这一舞台上再绽芳华,勾勒出一幅幅新的晚年生活画卷。


06

意义世界的拓展

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也许只是为我们揭示了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的冰山一角,但已然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老年人可以越活越精彩,越活越自信。而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会呈现怎样的状态,则与其互联网融入程度和自我与生活意义的相互构建关系紧密。

 

中老年人的意义世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互联网融入程度,换言之,如何审视自我、如何界定生活的意义,会影响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的参与。那些独立、自主、自信、对新鲜事物持有开放态度、“不服老”、想要紧跟时代的中老年人,更可能深入应用互联网。而随着对互联网使用的深入,中老年人的意义世界又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有的人可能被动或是出于偶然而对互联网有了较多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有了新的视野、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从而让其对自我、对生活的理解和构建都发生了变化。

 

总之,互联网融入和意义世界两者不断地相互作用,可以让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更多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这一角度出发,无论是子女、还是社区、机构组织,都可以尝试鼓励和帮助中老年人融入互联网,多一份耐心,多一些机会,就可能让中老年人获得更多的体验,扩展其意义世界,拥有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去一展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