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制造业被美国赶超
2017-04-19
互联网时代,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产业仍然是制造业。但此时的制造业,已非彼时的制造业;未来的制造业,也非当下的制造业。
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后来中国制造业的产出逐步与美国拉开距离,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已经是欧盟的近1.5倍,美国的近2倍,日本的4倍,德国的近5倍。
目前中国占了全球制造业的1/4,从汽车到手机,从空调到微波炉,从钢铁到水泥,中国的产量都在全球遥遥领先。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根据德勤等机构对全球50 0名制造业跨国公司CEO和高管的调查,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2016年仍然位列全球第一,但到了2020年,美国将超过中国名列第一。
这排名不是比规模,而是比谁的工业更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是制造业中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结构很不合理;其次是中国制造业效率太低,消耗能源和资源太多;再次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老牌的工业化国家。另外,中国面临着劳动力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成本上升、高技能人才进入制造业的意愿减弱。
智能制造为唯一出路
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具备了向智能制造阶段转型的条件,未来必然是以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系统,取代制造过程中人的脑力劳动。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并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智能制造整个过程中将智能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集成装备、3D打印等)通过通信技术有机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制造业本身正在经历重新定义。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在先进、尖端的制造领域投资,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以及日本的环境友好型制造。制造业从生产、产品、消费,到物流和供应链,正在变得日益智能化,各种物理-信息系统、各种联网,正在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中国也意识到自己在制造业方面急需突破。制造业的商业本质没有改变,成本竞争力、差异化的产品仍然是厂商的追求,但在互联网时代,实施这些战略的手段越来越依赖创新。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10年战略。
这些年,中国已经研发和掌握了一批以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尖端技术,但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经济发展中,通过企业的创新建立起新的价值链,尤其是建立起类似通用和西门子这样的制造业全球公司,以及苹果这样的技术产品品牌,仍然需要不懈努力。
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社会现实,以进口替代、机器换人为导向的政策趋势,以个性化生产、全球协作加深为突出特征的产业和经济要求,这些构成了智能制造在当前被金融和产业资本重点关注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产业仍然是制造业。但此时的制造业,已非彼时的制造业;未来的制造业,也非当下的制造业。
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后来中国制造业的产出逐步与美国拉开距离,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已经是欧盟的近1.5倍,美国的近2倍,日本的4倍,德国的近5倍。
目前中国占了全球制造业的1/4,从汽车到手机,从空调到微波炉,从钢铁到水泥,中国的产量都在全球遥遥领先。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根据德勤等机构对全球50 0名制造业跨国公司CEO和高管的调查,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2016年仍然位列全球第一,但到了2020年,美国将超过中国名列第一。
这排名不是比规模,而是比谁的工业更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是制造业中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结构很不合理;其次是中国制造业效率太低,消耗能源和资源太多;再次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老牌的工业化国家。另外,中国面临着劳动力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成本上升、高技能人才进入制造业的意愿减弱。
智能制造为唯一出路
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具备了向智能制造阶段转型的条件,未来必然是以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系统,取代制造过程中人的脑力劳动。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并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智能制造整个过程中将智能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集成装备、3D打印等)通过通信技术有机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制造业本身正在经历重新定义。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在先进、尖端的制造领域投资,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以及日本的环境友好型制造。制造业从生产、产品、消费,到物流和供应链,正在变得日益智能化,各种物理-信息系统、各种联网,正在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中国也意识到自己在制造业方面急需突破。制造业的商业本质没有改变,成本竞争力、差异化的产品仍然是厂商的追求,但在互联网时代,实施这些战略的手段越来越依赖创新。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10年战略。
这些年,中国已经研发和掌握了一批以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尖端技术,但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经济发展中,通过企业的创新建立起新的价值链,尤其是建立起类似通用和西门子这样的制造业全球公司,以及苹果这样的技术产品品牌,仍然需要不懈努力。
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社会现实,以进口替代、机器换人为导向的政策趋势,以个性化生产、全球协作加深为突出特征的产业和经济要求,这些构成了智能制造在当前被金融和产业资本重点关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