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封面故事:欢迎来到「黑暗工厂」,这里是由机器统治的世界(二)
2017-10-19
在美国,当工厂实现自动化时,并不会减少政治上的忧虑,公司高管们都不愿意被这样的话题所提及。当他们要被迫谈论这个问题时,通常说法是「机器人不会替代工人,仅仅是让他们的工作少交些税」。而这并不非全然错误。当我问及 Dave Stinson 和他在 Steelcase 的同事,自动化如何影响了组装线时,他们认为,总体来说,自动化可以让工作变得更简单。工厂更清洁了,也不那么嘈杂,生产力也提高了。当生产线出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查询数据进行快速诊断。绝大多数工人都很乐于接受轮岗,而不是常年待在一个岗位上。
当然,工作对身体的强度要求也更低了。曾经一段时间,每天会有 2500 个钢铁桌面下线,这需要两个工人用尽力气将这些东西搬到合适的地方;而现在,带着夹子的机器人手臂可以搞定。曾经在技术变革导致的经济下滑中苦苦挣扎的工人们,工作条件比以前轻松多了。
在过去,「我打算干多久?你总是会问这类问题——可以坚持多久?身体上抗的住吗?从人体工程学来看,如今的变化可谓巨巨大,非常大,」Stinson 说。现在,他可以在不耗尽体力的情况下工作更长时间,工作内容也变得简单了。谁会再抱怨那个?
自动化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也增加了美国制造业的数量,反过来说,让制造业更加高效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减少用工。不过,当过去一直被送出海外市场的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本土,确实给美国带来了一些就业机会,尽管和过去的制造业所需的岗位不再相同,所需的数量也大幅减少。去年,美国制造业用工数量实现近十年来首次增长,这得益于更多就业岗位的回归,或者说,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让更多曾经「离岸」的产业重新「归岸」,并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
在距费城以北 45 分钟车程的宾夕法尼亚州哈特菲尔德镇一间 125 平方英尺的工厂里,几十个巨大的自动化工业压机在水泥地上施工。它们属于罗顿集团(Rodon Group),美国注塑行业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该公司成立于 1956 年,每年生产数百万个高档塑料件:化妆品容器、(钢笔、瓶子等的)帽子、图钉塑料头、瓶盖等。
罗集团旗下有一家「建筑玩具」子公司叫 K‘Nex,它的行业地位可与 Lego 和 Fischertechnik 相媲美。K’Nex 的生产线是由 Rodon 集团的创始人之子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发明的,当时的运营者是孩之宝公司(Hasbro)的一位前高管。
与美国玩具业的大多数企业一样,孩之宝已将其生产线转移到了中国,K‘Nex 的管理层也决定这么做。外包与否需要权衡:缺点是质量控制不那么可靠,并且在潮流驱动的玩具产业中,这样做很难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但优势在于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平均下来,中国的生产成本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Michael Araten 是 K’Nex 品牌的现任 CEO 以及 Rodon 创始人的孙女婿。他告诉我,公司的业务一直相对稳定,直到金融危机的到来令销售额暴跌。Rodon 裁员约 40 人,约占员工总数的 1/3。
Araten 说,当业务回升后,问题很快就变成如何让那些被解雇的人回来。一个明显的解决方案是:K‘Nex 可以将生产线移回美国,只要它在价格上能够保持与在中国制造的玩具公司的竞争力。K’Nex 的经理们认为此方案可行,但是需要尽可能地实现自动化。
在最近的一次拜访中,该工厂的制造车间里充满了模压机发出的噪声,这些机器正在以高达 400 吨的压力压模,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大部分的模压机一天工作 24 个小时,将塑性树脂填进料斗、加热到 600 华氏摄氏度,随后把液体倒入巨大的不锈钢块模具中,然后将其运往相邻的工具车间进行精密加工,构建出所需部件的形状。
过去,模具是由工具和模具制造商手工制作的,这些制造商被称为工匠;现在,大部分工作由一系列的可编程机器人完成。
自动手臂把部件抬起来冷却,然后将它们放入箱子中。最终成品呈明亮的橙色、紫色和红色,看起来像廉价商店里卖的糖果。装满了的箱子会被工人们撤下,然后用轮车运走,最后被运送到其顾客手中。
一名 25 岁的「自动化技术人员」John Wilson 被招来帮助工厂整合机器人技术,助力工厂向深度自动化迈进。Wilson 看起来面黄肌瘦,戴着眼镜、蓄着黑胡子、说话单调乏味,给人一种不善社交的感觉。他的父母都是会计师,他在 2014 年完成了费城大学的机械工程学位,并称自己已经找到一个制造业的工作,可以直接与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机器共事。
在 Wilson 任职公司的三年中,Rodon 集团新引进了 24 台自动模压机。有一段时间,工厂里一个工人管理一台模压机,负责铲塑料聚合物、拉动曲柄和按下按键,挖出成品并将其装载到卡车上。现在,Wilson 解释说,一个操作员可以管理 8 到 10 台由数字系统管理的模压机。
与 Steelcase 公司的情况一样,机器人可以减少意外事故。当我问及工厂里有没有自动化机器不能做的工作时,Wilson 想了一会儿说:「在这些机器工作完成后清理地板,以及照料机器。」
通过安装机器人以及控制工资和其它成本支出,该公司在美国本土的部件与产品生产量已经可以达到总量的 90%——Araten 喜欢将这一进程描述为「爱国主义的资本主义」。Rodon 和 K』Nex 将其 made-in-the-U.S.A. 这一凭证用于市场营销。奥巴马总统在 2012 年访问了哈特菲尔德工厂;希拉里·克林顿也在 2016 年造访。
「选择把钱花在哪真的很重要,」Araten 说道。「如果你从美国的农民或制造商那里购买东西,你就是在帮助一个美国家庭。」
Araten 坐在公司的会议室里,会议室两旁是塑料玩具陈列架,墙上裱有自 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老式生产订单,他说,「对于那些声称」担心这个国家的其它方面不是我的工作的 CEO 们,我总是说,『好吧,那么这是谁的工作呢?在美国,你必须尽你所能来维持美国的强大。』」
他接着说:「在一个稳定的公民社会里,每个人都有一份可以养活家人的高薪工作,如果你认为这对你是件好事,那么你就需要乐意作出一些权衡。我们当然要对我们的股东负责,同时也应该对我们的员工负责,对我们的社区也是如此。我们做了一个决定——为了保住工作,我们愿意少赚点钱。」
Araten 承认,相对于销售人员的数量,哈特菲尔德工厂比过去雇佣了更少的工人。(Rodon 过去每 5 年的收入平均增长了 15%,而其人员的增加速度则较为平缓。)但他说,工人们现在的以及将来的工作岗位,将需要较高的技能,同时也会提供更好的报酬。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控税收政策和以及加大教育投资,来鼓励其它公司采取类似的行动,同时也可以为即将到来的技术变革做准备。
不过,即使是 Araten 也抵挡不住巨额融资的诱惑。去年,他和家族的其他成员决定将 K'Nex 出售给一家中法合资的私募基金,国泰财富(Cathay Capital)。目前还不清楚他的新伙伴是否会在人民利益高于利润这一哲学上与其保持一致。
「风向随时在变,」Araten 说道。「我认为民粹主义在全世界兴起的部分原因是社会差距的持续扩大。如此多的不平等现象造成了国家的不稳定。或许在 20 年前,我们也有很多穷人,但是他们相信自己有机会翻身。我认为现在大家对翻身的希望正在破灭。」
自动化仓储:Symbotic 藏着的未来
在美国,目前制造业岗位所占比例还不及劳动力的十分之一。随着工厂的倒闭,下岗的工人们开始在快餐店和仓储式零售店寻找新的工作,而在这些地方找的工作,薪水和福利明显不够吸引人。再者,甚至这类工作也在逐渐消失。线下零售商店正在飞快地败给线上超市。
麦当劳公司正在推出一种「数字订单亭」,并期望在 2018 年底让它在 5500 家餐馆中代替人类出纳员。与此同时,Uber 和 Google 这些科技公司正在卯足了劲研究无人驾驶技术,它们将宝押在这些技术上,期望这种汽车能够重塑未来的交通。
其中,早在 2016 年 8 月,Uber 收购了一家旧金山创业公司 Otto,这家创业公司主要开发那种使长途运输自动化的技术。在美国,大约有 200 万名长途运输司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男性,且没有大学学历;同时,他们的薪酬总额占据了长途运输行业 7 亿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
此外,建筑行业的工人也在受到自动化的威胁:纽约一家公司引入了一项激光制导系统,它每天可以砌 800 到 1200 块砖,比一个普通工匠日均量的两倍还要多。
对于低技能的工人而言,在仓库里的工作貌似是一个亮点。即便 Target 和 Sam's Club 专营店雇佣的员工相对较少,但为了存储和运输商品,产品的移动规划需要一套仓库集群网络来支持。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 Amazon 在美国的集散中心有超过 9 万名员工,而且他们在计划雇佣更多的员工。
在仓库里,工人仍旧在做一些「分拣」工作,用他们灵活的手指和敏锐的大脑把咖啡、肥皂以及牙膏管等成千上万的商品从货架上放到盒子里,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在线订单,这些订单在用户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日增加。
然而,让仓库式工作吸引劳动力的同样的因素也在驱使着他们将目标聚焦在自动化上。早在 2012 年的时候,Amazon 花费 8 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叫做 Kiva 的机器人公司,他们的机器人能够在工厂的地板上快速移动,并且能够举着 750 磅的重物到达很高的货架。
据 Deutsche Bank 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通过引入这种机器,Amazon 一年就可以为一个仓库节省 2200 万美元;可以为整个公司节省数十亿成本。这种强大的刺激触发了 Amazon 对能够替代人类分拣物品的自动化技术的强烈需求。
在今年 6 月,Amazon 宣布计划购买 Whole Foods 连锁超市,然后各种炒作就迅速传播开来,说是 Amazon 想将这些店铺中的食品配送中心做得像他们自家仓库那样自动化。
然而,去了 Symbolic 参观之后,我们明确发现让旧仓库实现简单地自动化只是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是一家位于波士顿外围工业园区的私营企业,专门为大型零售连锁店提供全自动化的仓储系统。
他们所谓的新仓库其实跟旧仓库差距不大,就像 Tesla 的 T 型仓库一样。公司的测试中心是一个占地两万平方英尺的方形钢架,绿、黄、白三色相间,轨道和箱架几乎延伸到了天花板。没有给电梯留下通道,也没有供人类产品分拣者容身的工作台。在整个环境中,基本没有给人类准备多少空间。
机械臂打开分别装有番茄酱、沙拉、卫生纸和苏打的托盘,将它们放在一个蓝色的传送带上,这些货物在传送带上被送往存储箱。然后一群形似皮克斯电影中的赛车一样的机器人在存储专用的轨道上快速移动,发出了声音尖锐的「呼呼」声。他们收集货物,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它们放在架子上。然后一个算法就可以控制这些机器车返回,再将需要的货物取出来。
Symbolic 的 CEO Chris Gahagan 在带我们四处参观的时候说,「这完全是再造了一个仓库」。他是一个肌肉健硕的家伙,金棕色的长发扎成小辫垂在脑后,看起来他还可以从事另外一个职业,那就是作为导游带领游客穿越 Belize 来一段洞穴探险旅行。
「现在你们可以建造一个更加小的仓库,或者使用更小的库存单位,或者在同样的仓库之外提供更多的库存。这会给你们带来巨大的灵活性。」他说。
2015 年,Symbolic 的老板 Richard B. Cohen 请来了 Gahagan 担任公司 CEO,在媒体眼中,很少曝光的 Richard B. Cohen 非常神秘,他是一个亿万富翁,同时也是 C&S 零售批发商的所有者。
Cohen 想要的,是一个能让仓库更加高效的系统;然后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将仓库卖给其他的零售商。Symbotic 方面表示,自己现在的订单已经超出了公司能够迅速完成的工作量。
Gahagan 还补充道,自动化的系统能够产生比看上去更高的效率。因为它能够在更小的空间里存储更多产品;公司还可以在线下专营店附近建设更多紧凑的小型仓库,这显然能够减少运输成本。
此外,机器人的运转不需要光照,所以 Gahagan 估计仓库可以比传统的方式节省接近 35% 的能源,同时节省 8% 的人力成本。很多仓库的操作员都是按照劳动时间计酬的,加班还需要支付加班费。然而,自动化系统可以 24 小时不间歇工作。
Gahagan 说,仓库安装一个标准的自动化系统所需成本大约是 5000 万美元。但是,它在 4 年半的时间内就可以回本。
我们经过了一个地方,墙上有「安全是重中之重」的标志,或许这里曾是工伤频发的地方,都被用铁围栏围起来了。现在,在我们身旁是一群优雅、不知疲倦工作着的机器。
「你开始看到所有能够加以避免的成本。这很明显。所以,一个公司要是做了这种改变,就会变得更有竞争力」他告诉我。这会立即迫使竞争者迅速赶上来。
「你不能保持着现在的低效率坐以待毙」,Gahagan 继续说,「你的仓库的配备并不是那么好,你在为劳动力和运输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如果一个新的创业公司打算进入零售业,就会以自这种形式开始」,他指着空旷清冷的空间说道。
Symbotic 仓库中最重要的人类工作就是「系统操作员」,像航班操作员一样,需要整天坐在屏幕前面,确保一切运转正常。目前还需要几个工人在货物到达或者离开仓库的时候装货卸货,有四个机器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来帮助运转。总之,一次运输平均需要八到九个工人,这个数目仅仅是传统仓库所需的一小部分。
仓库中的大多数工作都是不讨人喜欢的,也是比较难以完成的,Gahagan 说。一个典型的工人或许每天需要举起成千磅货物,行走距离相当于一个马拉松(42 公里左右——编译者注),一周工作五到六天。冬天,陪伴他们的是刺骨的寒冷,夏天,是难耐的酷热。
有了机器人仓库之后,他说,一名熟练的技术人员坐在控制台前面,输入控制命令就可以完成工作。而他得到的报酬是传统工人的两倍。
Gahagan 不情愿地谈起了 Symbolic 的客户们,他们并不那么热切地希望把自己的仓库系统换成无人仓库。「这里有一些政策形势的敏感性,然而,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罢了。」他说。
但是,据《华尔街时报》报道,Target 正在尝试使用 Symbolic 的仓库系统,Walmart 已经部署了好几个这样的仓库了。Gahagan 坦言,可口可乐公司已经使用了两个 Symbolic 的集散中心,而它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也想着使用这样的系统。
「如果有人开了自动化的仓库,并且货物卖得比较便宜,那么,所有的人都必须跟随他的脚步改变。」Gahagan 说。「消费者盯着价格买东西,所以,供应链上的成本就至关重要了。沃尔玛打造了一条非常高效的供应链,所以它能够为商品提供最低廉的价格,其他人必须去跟它竞争。现在你所看到的这种竞争正在伴随着自动化。」
他注意到,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科技创新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发生着。拖拉机取代了手动犁,但是,我们现在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他说,ATM 机取代了银行出纳员,但是银行仍旧在雇佣成百上千的人工作。
「想一下那个年代,你打一个电话的时候需要别人手动地为你切换线路」,他说,「站在电话交换总机旁边——这些曾经都是很好的工作。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但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却提高了。我宁愿生活在今天,也不想活在那个没有计算机、没有手机、没有电梯的年代。」
我们走上平台,上面有一条轨道,一排移动机器人等待着命令。有时候,其中的一个机器人会呼呼吹动马达,就像小火箭一样。Gahagan 俯瞰着他的机器人「军队」,感慨万分地说,「你会得到 15 美金/小时的劳动力或者是 20 美金/每小时的劳动力,这取决于下一位执掌白宫的人是谁」,Gahagan 说,「我投票给 30 美金/小时的最低薪水。对我们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市场」。
自动化工厂,一个来自中国上海的样本
如果全自动化仓库在构造上和它的前身完全不同,那么,全自动的工厂又会如何呢?
Gahagan 早就指出,其他国家正在拥抱工业机器人,比美国更积极。上次中国之行,我有幸得以见证。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上海,我坐着公交车沿黄浦江南行,远离城区里的面馆和珠光宝气的时尚商城。半小时之后,我来到一座巨大低层建筑前,车棚里 数百辆自行车。
走进这座建筑,我受到了剑桥工业集团(Cambridge Industries Group)CEO Gerry Wong 的欢迎。每个月,这里能为华为、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等公司生产超过三百万件通讯设备。王先生在北京长大,在 MIT 电子工程专业学习,还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 15 年。2005 年,他创办了 C.I.G.。公司每个月能生产二到三百万件产品,他说。
王先生背对一张嵌有几十个屏幕的墙壁坐着。屏幕上显示着各种生产指标,播放着生产车间实时视频。工人和机器人们正在制造电路板,这些机器人越来越多了。
他立刻展现出对自动化的态度,没有伤感,就像很多中国商人一样。C.I.G. 正在试图用尽可能多的机器人代替人力。大约三年前,工厂有三万五千名工人;二年前,数字已经降低至两万五千人;今天,只剩下一万八千人了,他解释说。大规模节省人力的同时,公司的利润还翻了一番,他很自豪。
「实际上,我们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来提高效率,克服人力成本增加带来的困难。」王先生解释说,中国的人力成本在逐年增加,甚至几年就能翻一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精益制造必须引进自动化生产,但是大家的引进速度不够快。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部分来源于制造业,甚至被称为世界「制造引擎」。但在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对于想要制造运动鞋、T 恤衫、小工具的西方公司来说,中国从来不是一个特别便利的地方,吸引他们与中国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但是,近几年,中国劳动力报酬迅猛增长,制造业的吸引力也在变弱。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投入大量资源,让中国成为世界自动化之都。
当我们穿上防护服、发网以及鞋套,准备进入一间无尘车间时,王先生告诉我们,中国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劳动力短缺,加之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因此,中国更需要自动化变革。
「现在,所有行业都在极力推行全自动化。」王先生说,员工对此并没有持反对态度。「可能他们根本不关心,不像工业革命那会儿,欧洲的工人们会蜂拥而上毁掉那些机器,现在的工人不再这样了。」
「他们会主动选择离开。」C.I.G. 高级市场副总裁胡女士说到。胡女士英文名为 Rose,是一个轻快、直率的女人。「每到中国新年,工厂都会流失接近 8% 的工人,为此我们不得不招新人。」
在美国,当工厂实现自动化时,并不会减少政治上的忧虑,公司高管们都不愿意被这样的话题所提及。当他们要被迫谈论这个问题时,通常说法是「机器人不会替代工人,仅仅是让他们的工作少交些税」。而这并不非全然错误。当我问及 Dave Stinson 和他在 Steelcase 的同事,自动化如何影响了组装线时,他们认为,总体来说,自动化可以让工作变得更简单。工厂更清洁了,也不那么嘈杂,生产力也提高了。当生产线出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查询数据进行快速诊断。绝大多数工人都很乐于接受轮岗,而不是常年待在一个岗位上。
当然,工作对身体的强度要求也更低了。曾经一段时间,每天会有 2500 个钢铁桌面下线,这需要两个工人用尽力气将这些东西搬到合适的地方;而现在,带着夹子的机器人手臂可以搞定。曾经在技术变革导致的经济下滑中苦苦挣扎的工人们,工作条件比以前轻松多了。
在过去,「我打算干多久?你总是会问这类问题——可以坚持多久?身体上抗的住吗?从人体工程学来看,如今的变化可谓巨巨大,非常大,」Stinson 说。现在,他可以在不耗尽体力的情况下工作更长时间,工作内容也变得简单了。谁会再抱怨那个?
自动化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也增加了美国制造业的数量,反过来说,让制造业更加高效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减少用工。不过,当过去一直被送出海外市场的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本土,确实给美国带来了一些就业机会,尽管和过去的制造业所需的岗位不再相同,所需的数量也大幅减少。去年,美国制造业用工数量实现近十年来首次增长,这得益于更多就业岗位的回归,或者说,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让更多曾经「离岸」的产业重新「归岸」,并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
在距费城以北 45 分钟车程的宾夕法尼亚州哈特菲尔德镇一间 125 平方英尺的工厂里,几十个巨大的自动化工业压机在水泥地上施工。它们属于罗顿集团(Rodon Group),美国注塑行业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该公司成立于 1956 年,每年生产数百万个高档塑料件:化妆品容器、(钢笔、瓶子等的)帽子、图钉塑料头、瓶盖等。
罗集团旗下有一家「建筑玩具」子公司叫 K‘Nex,它的行业地位可与 Lego 和 Fischertechnik 相媲美。K’Nex 的生产线是由 Rodon 集团的创始人之子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发明的,当时的运营者是孩之宝公司(Hasbro)的一位前高管。
与美国玩具业的大多数企业一样,孩之宝已将其生产线转移到了中国,K‘Nex 的管理层也决定这么做。外包与否需要权衡:缺点是质量控制不那么可靠,并且在潮流驱动的玩具产业中,这样做很难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但优势在于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平均下来,中国的生产成本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Michael Araten 是 K’Nex 品牌的现任 CEO 以及 Rodon 创始人的孙女婿。他告诉我,公司的业务一直相对稳定,直到金融危机的到来令销售额暴跌。Rodon 裁员约 40 人,约占员工总数的 1/3。
Araten 说,当业务回升后,问题很快就变成如何让那些被解雇的人回来。一个明显的解决方案是:K‘Nex 可以将生产线移回美国,只要它在价格上能够保持与在中国制造的玩具公司的竞争力。K’Nex 的经理们认为此方案可行,但是需要尽可能地实现自动化。
在最近的一次拜访中,该工厂的制造车间里充满了模压机发出的噪声,这些机器正在以高达 400 吨的压力压模,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大部分的模压机一天工作 24 个小时,将塑性树脂填进料斗、加热到 600 华氏摄氏度,随后把液体倒入巨大的不锈钢块模具中,然后将其运往相邻的工具车间进行精密加工,构建出所需部件的形状。
过去,模具是由工具和模具制造商手工制作的,这些制造商被称为工匠;现在,大部分工作由一系列的可编程机器人完成。
自动手臂把部件抬起来冷却,然后将它们放入箱子中。最终成品呈明亮的橙色、紫色和红色,看起来像廉价商店里卖的糖果。装满了的箱子会被工人们撤下,然后用轮车运走,最后被运送到其顾客手中。
一名 25 岁的「自动化技术人员」John Wilson 被招来帮助工厂整合机器人技术,助力工厂向深度自动化迈进。Wilson 看起来面黄肌瘦,戴着眼镜、蓄着黑胡子、说话单调乏味,给人一种不善社交的感觉。他的父母都是会计师,他在 2014 年完成了费城大学的机械工程学位,并称自己已经找到一个制造业的工作,可以直接与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机器共事。
在 Wilson 任职公司的三年中,Rodon 集团新引进了 24 台自动模压机。有一段时间,工厂里一个工人管理一台模压机,负责铲塑料聚合物、拉动曲柄和按下按键,挖出成品并将其装载到卡车上。现在,Wilson 解释说,一个操作员可以管理 8 到 10 台由数字系统管理的模压机。
与 Steelcase 公司的情况一样,机器人可以减少意外事故。当我问及工厂里有没有自动化机器不能做的工作时,Wilson 想了一会儿说:「在这些机器工作完成后清理地板,以及照料机器。」
通过安装机器人以及控制工资和其它成本支出,该公司在美国本土的部件与产品生产量已经可以达到总量的 90%——Araten 喜欢将这一进程描述为「爱国主义的资本主义」。Rodon 和 K』Nex 将其 made-in-the-U.S.A. 这一凭证用于市场营销。奥巴马总统在 2012 年访问了哈特菲尔德工厂;希拉里·克林顿也在 2016 年造访。
「选择把钱花在哪真的很重要,」Araten 说道。「如果你从美国的农民或制造商那里购买东西,你就是在帮助一个美国家庭。」
Araten 坐在公司的会议室里,会议室两旁是塑料玩具陈列架,墙上裱有自 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老式生产订单,他说,「对于那些声称」担心这个国家的其它方面不是我的工作的 CEO 们,我总是说,『好吧,那么这是谁的工作呢?在美国,你必须尽你所能来维持美国的强大。』」
他接着说:「在一个稳定的公民社会里,每个人都有一份可以养活家人的高薪工作,如果你认为这对你是件好事,那么你就需要乐意作出一些权衡。我们当然要对我们的股东负责,同时也应该对我们的员工负责,对我们的社区也是如此。我们做了一个决定——为了保住工作,我们愿意少赚点钱。」
Araten 承认,相对于销售人员的数量,哈特菲尔德工厂比过去雇佣了更少的工人。(Rodon 过去每 5 年的收入平均增长了 15%,而其人员的增加速度则较为平缓。)但他说,工人们现在的以及将来的工作岗位,将需要较高的技能,同时也会提供更好的报酬。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控税收政策和以及加大教育投资,来鼓励其它公司采取类似的行动,同时也可以为即将到来的技术变革做准备。
不过,即使是 Araten 也抵挡不住巨额融资的诱惑。去年,他和家族的其他成员决定将 K'Nex 出售给一家中法合资的私募基金,国泰财富(Cathay Capital)。目前还不清楚他的新伙伴是否会在人民利益高于利润这一哲学上与其保持一致。
「风向随时在变,」Araten 说道。「我认为民粹主义在全世界兴起的部分原因是社会差距的持续扩大。如此多的不平等现象造成了国家的不稳定。或许在 20 年前,我们也有很多穷人,但是他们相信自己有机会翻身。我认为现在大家对翻身的希望正在破灭。」
自动化仓储:Symbotic 藏着的未来
在美国,目前制造业岗位所占比例还不及劳动力的十分之一。随着工厂的倒闭,下岗的工人们开始在快餐店和仓储式零售店寻找新的工作,而在这些地方找的工作,薪水和福利明显不够吸引人。再者,甚至这类工作也在逐渐消失。线下零售商店正在飞快地败给线上超市。
麦当劳公司正在推出一种「数字订单亭」,并期望在 2018 年底让它在 5500 家餐馆中代替人类出纳员。与此同时,Uber 和 Google 这些科技公司正在卯足了劲研究无人驾驶技术,它们将宝押在这些技术上,期望这种汽车能够重塑未来的交通。
其中,早在 2016 年 8 月,Uber 收购了一家旧金山创业公司 Otto,这家创业公司主要开发那种使长途运输自动化的技术。在美国,大约有 200 万名长途运输司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男性,且没有大学学历;同时,他们的薪酬总额占据了长途运输行业 7 亿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
此外,建筑行业的工人也在受到自动化的威胁:纽约一家公司引入了一项激光制导系统,它每天可以砌 800 到 1200 块砖,比一个普通工匠日均量的两倍还要多。
对于低技能的工人而言,在仓库里的工作貌似是一个亮点。即便 Target 和 Sam's Club 专营店雇佣的员工相对较少,但为了存储和运输商品,产品的移动规划需要一套仓库集群网络来支持。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 Amazon 在美国的集散中心有超过 9 万名员工,而且他们在计划雇佣更多的员工。
在仓库里,工人仍旧在做一些「分拣」工作,用他们灵活的手指和敏锐的大脑把咖啡、肥皂以及牙膏管等成千上万的商品从货架上放到盒子里,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在线订单,这些订单在用户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日增加。
然而,让仓库式工作吸引劳动力的同样的因素也在驱使着他们将目标聚焦在自动化上。早在 2012 年的时候,Amazon 花费 8 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叫做 Kiva 的机器人公司,他们的机器人能够在工厂的地板上快速移动,并且能够举着 750 磅的重物到达很高的货架。
据 Deutsche Bank 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通过引入这种机器,Amazon 一年就可以为一个仓库节省 2200 万美元;可以为整个公司节省数十亿成本。这种强大的刺激触发了 Amazon 对能够替代人类分拣物品的自动化技术的强烈需求。
在今年 6 月,Amazon 宣布计划购买 Whole Foods 连锁超市,然后各种炒作就迅速传播开来,说是 Amazon 想将这些店铺中的食品配送中心做得像他们自家仓库那样自动化。
然而,去了 Symbolic 参观之后,我们明确发现让旧仓库实现简单地自动化只是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是一家位于波士顿外围工业园区的私营企业,专门为大型零售连锁店提供全自动化的仓储系统。
他们所谓的新仓库其实跟旧仓库差距不大,就像 Tesla 的 T 型仓库一样。公司的测试中心是一个占地两万平方英尺的方形钢架,绿、黄、白三色相间,轨道和箱架几乎延伸到了天花板。没有给电梯留下通道,也没有供人类产品分拣者容身的工作台。在整个环境中,基本没有给人类准备多少空间。
机械臂打开分别装有番茄酱、沙拉、卫生纸和苏打的托盘,将它们放在一个蓝色的传送带上,这些货物在传送带上被送往存储箱。然后一群形似皮克斯电影中的赛车一样的机器人在存储专用的轨道上快速移动,发出了声音尖锐的「呼呼」声。他们收集货物,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它们放在架子上。然后一个算法就可以控制这些机器车返回,再将需要的货物取出来。
Symbolic 的 CEO Chris Gahagan 在带我们四处参观的时候说,「这完全是再造了一个仓库」。他是一个肌肉健硕的家伙,金棕色的长发扎成小辫垂在脑后,看起来他还可以从事另外一个职业,那就是作为导游带领游客穿越 Belize 来一段洞穴探险旅行。
「现在你们可以建造一个更加小的仓库,或者使用更小的库存单位,或者在同样的仓库之外提供更多的库存。这会给你们带来巨大的灵活性。」他说。
2015 年,Symbolic 的老板 Richard B. Cohen 请来了 Gahagan 担任公司 CEO,在媒体眼中,很少曝光的 Richard B. Cohen 非常神秘,他是一个亿万富翁,同时也是 C&S 零售批发商的所有者。
Cohen 想要的,是一个能让仓库更加高效的系统;然后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将仓库卖给其他的零售商。Symbotic 方面表示,自己现在的订单已经超出了公司能够迅速完成的工作量。
Gahagan 还补充道,自动化的系统能够产生比看上去更高的效率。因为它能够在更小的空间里存储更多产品;公司还可以在线下专营店附近建设更多紧凑的小型仓库,这显然能够减少运输成本。
此外,机器人的运转不需要光照,所以 Gahagan 估计仓库可以比传统的方式节省接近 35% 的能源,同时节省 8% 的人力成本。很多仓库的操作员都是按照劳动时间计酬的,加班还需要支付加班费。然而,自动化系统可以 24 小时不间歇工作。
Gahagan 说,仓库安装一个标准的自动化系统所需成本大约是 5000 万美元。但是,它在 4 年半的时间内就可以回本。
我们经过了一个地方,墙上有「安全是重中之重」的标志,或许这里曾是工伤频发的地方,都被用铁围栏围起来了。现在,在我们身旁是一群优雅、不知疲倦工作着的机器。
「你开始看到所有能够加以避免的成本。这很明显。所以,一个公司要是做了这种改变,就会变得更有竞争力」他告诉我。这会立即迫使竞争者迅速赶上来。
「你不能保持着现在的低效率坐以待毙」,Gahagan 继续说,「你的仓库的配备并不是那么好,你在为劳动力和运输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如果一个新的创业公司打算进入零售业,就会以自这种形式开始」,他指着空旷清冷的空间说道。
Symbotic 仓库中最重要的人类工作就是「系统操作员」,像航班操作员一样,需要整天坐在屏幕前面,确保一切运转正常。目前还需要几个工人在货物到达或者离开仓库的时候装货卸货,有四个机器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来帮助运转。总之,一次运输平均需要八到九个工人,这个数目仅仅是传统仓库所需的一小部分。
仓库中的大多数工作都是不讨人喜欢的,也是比较难以完成的,Gahagan 说。一个典型的工人或许每天需要举起成千磅货物,行走距离相当于一个马拉松(42 公里左右——编译者注),一周工作五到六天。冬天,陪伴他们的是刺骨的寒冷,夏天,是难耐的酷热。
有了机器人仓库之后,他说,一名熟练的技术人员坐在控制台前面,输入控制命令就可以完成工作。而他得到的报酬是传统工人的两倍。
Gahagan 不情愿地谈起了 Symbolic 的客户们,他们并不那么热切地希望把自己的仓库系统换成无人仓库。「这里有一些政策形势的敏感性,然而,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罢了。」他说。
但是,据《华尔街时报》报道,Target 正在尝试使用 Symbolic 的仓库系统,Walmart 已经部署了好几个这样的仓库了。Gahagan 坦言,可口可乐公司已经使用了两个 Symbolic 的集散中心,而它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也想着使用这样的系统。
「如果有人开了自动化的仓库,并且货物卖得比较便宜,那么,所有的人都必须跟随他的脚步改变。」Gahagan 说。「消费者盯着价格买东西,所以,供应链上的成本就至关重要了。沃尔玛打造了一条非常高效的供应链,所以它能够为商品提供最低廉的价格,其他人必须去跟它竞争。现在你所看到的这种竞争正在伴随着自动化。」
他注意到,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科技创新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发生着。拖拉机取代了手动犁,但是,我们现在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他说,ATM 机取代了银行出纳员,但是银行仍旧在雇佣成百上千的人工作。
「想一下那个年代,你打一个电话的时候需要别人手动地为你切换线路」,他说,「站在电话交换总机旁边——这些曾经都是很好的工作。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但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却提高了。我宁愿生活在今天,也不想活在那个没有计算机、没有手机、没有电梯的年代。」
我们走上平台,上面有一条轨道,一排移动机器人等待着命令。有时候,其中的一个机器人会呼呼吹动马达,就像小火箭一样。Gahagan 俯瞰着他的机器人「军队」,感慨万分地说,「你会得到 15 美金/小时的劳动力或者是 20 美金/每小时的劳动力,这取决于下一位执掌白宫的人是谁」,Gahagan 说,「我投票给 30 美金/小时的最低薪水。对我们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市场」。
自动化工厂,一个来自中国上海的样本
如果全自动化仓库在构造上和它的前身完全不同,那么,全自动的工厂又会如何呢?
Gahagan 早就指出,其他国家正在拥抱工业机器人,比美国更积极。上次中国之行,我有幸得以见证。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上海,我坐着公交车沿黄浦江南行,远离城区里的面馆和珠光宝气的时尚商城。半小时之后,我来到一座巨大低层建筑前,车棚里 数百辆自行车。
走进这座建筑,我受到了剑桥工业集团(Cambridge Industries Group)CEO Gerry Wong 的欢迎。每个月,这里能为华为、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等公司生产超过三百万件通讯设备。王先生在北京长大,在 MIT 电子工程专业学习,还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 15 年。2005 年,他创办了 C.I.G.。公司每个月能生产二到三百万件产品,他说。
王先生背对一张嵌有几十个屏幕的墙壁坐着。屏幕上显示着各种生产指标,播放着生产车间实时视频。工人和机器人们正在制造电路板,这些机器人越来越多了。
他立刻展现出对自动化的态度,没有伤感,就像很多中国商人一样。C.I.G. 正在试图用尽可能多的机器人代替人力。大约三年前,工厂有三万五千名工人;二年前,数字已经降低至两万五千人;今天,只剩下一万八千人了,他解释说。大规模节省人力的同时,公司的利润还翻了一番,他很自豪。
「实际上,我们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来提高效率,克服人力成本增加带来的困难。」王先生解释说,中国的人力成本在逐年增加,甚至几年就能翻一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精益制造必须引进自动化生产,但是大家的引进速度不够快。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部分来源于制造业,甚至被称为世界「制造引擎」。但在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对于想要制造运动鞋、T 恤衫、小工具的西方公司来说,中国从来不是一个特别便利的地方,吸引他们与中国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但是,近几年,中国劳动力报酬迅猛增长,制造业的吸引力也在变弱。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投入大量资源,让中国成为世界自动化之都。
当我们穿上防护服、发网以及鞋套,准备进入一间无尘车间时,王先生告诉我们,中国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劳动力短缺,加之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因此,中国更需要自动化变革。
「现在,所有行业都在极力推行全自动化。」王先生说,员工对此并没有持反对态度。「可能他们根本不关心,不像工业革命那会儿,欧洲的工人们会蜂拥而上毁掉那些机器,现在的工人不再这样了。」
「他们会主动选择离开。」C.I.G. 高级市场副总裁胡女士说到。胡女士英文名为 Rose,是一个轻快、直率的女人。「每到中国新年,工厂都会流失接近 8% 的工人,为此我们不得不招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