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大闸蟹遇上物联网!
2017-10-16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大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香醇鲜美,妙不可言。最近两个月,正值螃蟹壳薄肉嫩黄多油满之时,也是品蟹的大好时节。
有人戏说,“懒人”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殊不知,“吃货”也是。为了螃蟹个大足两,蟹农需要严格控制饲养条件;为了追求蟹味活鲜,运输冷链必须快如闪电;为了过节送礼有面,溯源技术成了品牌商的杀手锏。
从蟹塘到餐桌,物联网正在和大闸蟹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养殖篇
传统养蟹业是一门费时费力的农活。
所谓“蟹靠水养,水靠人养”,蟹农需要在养殖过程中精心控制水质和溶氧量。氧气少了螃蟹蜕壳次数少,个头就小,严重时还会生病死亡;氧多了螃蟹爱打架,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但螃蟹又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生物,所以蟹农必须寸步不离的守在养殖区旁,尤其是夏日的晚上,整夜都得蹲在塘口,蚊叮虫咬不说,有时还会碰到毒蛇。但人工监测难免疏漏,再加之养殖规模扩大暴露出的人手不足等问题,蟹苗的存活率和螃蟹养殖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然而,新兴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悄然改变传统螃蟹养殖业了——早在2010年,由无锡移动、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宜兴市农林局、中国农业大学联手打造的省内首个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落户在了高塍镇鹏鹞生态园,系统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网络监控、传感设备帮助周边蟹农"智能养蟹"。
系统最初覆盖1000亩蟹塘,试点当年就使得螃蟹产量提高了15%。历经数年发展后,其推广面积已经达到20000余亩。按已实施的2万亩螃蟹养殖水域推算,蟹农经济效益将增长2000万元左右。
具体来说,这套农业物联网系统分为远程增氧、智能投喂和预警资讯三大块的功能。
远程增氧:农户养蟹的水中装有溶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叶绿素传感器等…会把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系统平台,位于岸上的传感控制器,则与平台相连。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登录“水产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就可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区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譬如溶氧量,绿色代表溶氧正常,黄色代表溶氧偏低,红色代表预警,不同的色块区分让蟹农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某区域溶氧指标预警,只需点击“开启增氧器”,就可实现远程操控。
智能投喂:螃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原来为了保证它们都能吃饱,必须依靠人力绕着蟹塘投食,每天要跑好几圈。但是现在,蟹农用手机发送短信指令到中心平台,即可操控自动投喂机按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投喂量,为塘区的水产动物投喂饲料。指令发送后,不在现场的蟹农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塘区水面状况,确认指令是否已经生效,避免误操作引发的损失。
预警资讯: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还可根据塘区的历史数据积累,判断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通过平台向所有蟹农发送天气预警、水产动物疾病预警等信息,提醒蟹农采取增氧、移植水草、清塘消毒等相应的防范措施。有了这个功能,即使是没有丰富经验的新手蟹农,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养出的螃蟹不比老蟹农差。
因为整个操作过程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就好像在玩游戏一样,所以甚至有蟹农将其戏称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追溯篇
现在市面上大闸蟹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最知名的,还要数阳澄湖大闸蟹。靠着品牌效应,似乎只要打上阳澄湖三个字,就能比普通螃蟹卖出更高的价钱,诱惑当前,如何叫养殖户们不心动?
于是,众多商家纷纷借用阳澄湖这一名号出售自家商品,甚至水产公司也会在阳澄湖开湖前两三个月将其他地区的螃蟹运送到阳澄湖里过过水。也就是说,将外地的大闸蟹运到阳澄湖里泡上几天,再以“阳澄湖大闸蟹”名义销售的山寨阳澄湖大闸蟹,就是所谓的“过水蟹”。根据水产公司透露,这种“过水蟹”已经是业界公认的现象,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即使与阳澄湖合作的电商平台也难以做到时时监督,辨别真伪成为难题。
温馨提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时间定在9月23日,所以在此之前买到的打着阳澄湖大闸蟹名号的螃蟹都是过水蟹无疑。
这时,利用物联网RFID防伪溯源技术,能够帮助构建特色品牌,保护品牌价值,帮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宗来源,进而树立消费者信心,带动移动互联网营销,促进产品销量和扩大品牌影响力
具体来说,就是给每只螃蟹构建一张“身份证”。南京物联网研究院发展有限公司曾在数年前研发出一款小巧的“RFID身份证”,它是一条绑在螃蟹身上的宽约1cm的“腰带”,该“腰带”由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制成,完全无毒无害,所以不会对螃蟹品质产生影响。
通过该电子标签,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每只螃蟹的育苗、养殖、加工、物流、配送等全过程信息。哪怕在生长过程中有过一次极其微小的水污染,电子标签都会有如实的记录。
2016年,国家物联网标识平台和苏州蟹都蟹业签署防伪合作协议。从去年10月22日开始,蟹都蟹业销售的阳澄湖大闸蟹将粘贴标有“国家物联网标识平台”的防伪标签。同样,阳澄湖大闸蟹贴上国物防伪的标签之后,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询所购买大闸蟹的真伪,不必再为买到的是不是正品阳澄湖大闸蟹而担心。
除防伪信息之外,消费者还可查看到该大闸蟹产品产地、苗种、饵料、捕捞信息,及相关检验报告、认证信息,还可通过图片实景了解大闸蟹养殖和捕捞环境,并获取专业的保存方法和食用建议。
总结来说,溯源系统具有以下价值:
原厂家品牌保护,原产地大闸蟹品牌产品质量的防伪保护,大闸蟹质量可追踪可溯源;
防止经销商串货,生产企业加强渠道管控,实时的数据跟踪与分析;
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买的放心,消费的开心,促进品牌的传播;
政府监管省心,可随时现场查验大闸蟹的产品信息和配送追踪信息,全过程监管。
运输篇
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生鲜O2O之战愈演愈烈。原来,人们需要到市场上去挑挑拣拣,现在只要在网上下单,隔天就能收到活蹦乱跳的大螃蟹。而且,一京东生鲜为首的店家都推出了“死蟹包赔”的服务,一旦你在收到货后发现螃蟹死亡,只需拍照给商店,立即就能得到赔付(小编中秋体验了一下,只要拍照就能获赔,不需要更多额外的凭证,非常方便)。
因为大闸蟹等生鲜不适宜高温,所以必须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而且要放入草编的荷包来保湿。目前,包括温湿度传感器、RFID、GPS及软件管理系统等智能监控系统已经在生鲜产品的冷链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掌握实时温湿度,避免货物变质造成损耗。每一个过程都要通过不同的温区保存好生鲜产品,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温区进行环境温湿度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对库房温湿度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监测和实时记录。每一仓间(或库房)应设置多个温湿度监测设备,用于库房温湿度状况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除了在冷库(仓储环节)的应用外,像车辆(运输环节温湿度监控、定位)、生产车间(基站定位+温湿度检测)、门店(销售环节的温湿度监控)均可以使用。
近日,泰州移动与庶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达成“生鲜配送冷链电动车”物联网项目合作。该项目通过中国移动能力开放平台OneNET,为城市冷鲜配送车提供从平台开发到物联网通信业务的整体服务。
通过在配送车辆上安装相关终端设备采集传感数据,然后将数据上传至OneNET平台。OneNET平台再通过开放API或数据推送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至业务平台(WEB和APP),实现对城市冷鲜配送车的位置定位、故障报警、电量显示、防盗预警、温度设定控制等功能。
该项目上线后,不仅可以满足后台管理人员对配送车辆实时信息的掌握,实现配送车辆的精确调度,还便于快递人员对配送流程的准确操作执行,有效解决了城市冷鲜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总结
除了大闸蟹等生鲜食物,物联网技术还在农业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浪费近1万亿美元的食物。绝大多数的食物破坏都是发生在庄稼收割完之后,每年,世界上多达17%的农作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变得无法食用,在从农场到你家的路上,成千上万吨的粮食变质了。未来,物联网技术将会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发挥出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大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香醇鲜美,妙不可言。最近两个月,正值螃蟹壳薄肉嫩黄多油满之时,也是品蟹的大好时节。
有人戏说,“懒人”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殊不知,“吃货”也是。为了螃蟹个大足两,蟹农需要严格控制饲养条件;为了追求蟹味活鲜,运输冷链必须快如闪电;为了过节送礼有面,溯源技术成了品牌商的杀手锏。
从蟹塘到餐桌,物联网正在和大闸蟹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养殖篇
传统养蟹业是一门费时费力的农活。
所谓“蟹靠水养,水靠人养”,蟹农需要在养殖过程中精心控制水质和溶氧量。氧气少了螃蟹蜕壳次数少,个头就小,严重时还会生病死亡;氧多了螃蟹爱打架,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但螃蟹又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生物,所以蟹农必须寸步不离的守在养殖区旁,尤其是夏日的晚上,整夜都得蹲在塘口,蚊叮虫咬不说,有时还会碰到毒蛇。但人工监测难免疏漏,再加之养殖规模扩大暴露出的人手不足等问题,蟹苗的存活率和螃蟹养殖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然而,新兴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悄然改变传统螃蟹养殖业了——早在2010年,由无锡移动、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宜兴市农林局、中国农业大学联手打造的省内首个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落户在了高塍镇鹏鹞生态园,系统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网络监控、传感设备帮助周边蟹农"智能养蟹"。
系统最初覆盖1000亩蟹塘,试点当年就使得螃蟹产量提高了15%。历经数年发展后,其推广面积已经达到20000余亩。按已实施的2万亩螃蟹养殖水域推算,蟹农经济效益将增长2000万元左右。
具体来说,这套农业物联网系统分为远程增氧、智能投喂和预警资讯三大块的功能。
远程增氧:农户养蟹的水中装有溶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叶绿素传感器等…会把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系统平台,位于岸上的传感控制器,则与平台相连。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登录“水产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就可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区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譬如溶氧量,绿色代表溶氧正常,黄色代表溶氧偏低,红色代表预警,不同的色块区分让蟹农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某区域溶氧指标预警,只需点击“开启增氧器”,就可实现远程操控。
智能投喂:螃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原来为了保证它们都能吃饱,必须依靠人力绕着蟹塘投食,每天要跑好几圈。但是现在,蟹农用手机发送短信指令到中心平台,即可操控自动投喂机按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投喂量,为塘区的水产动物投喂饲料。指令发送后,不在现场的蟹农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塘区水面状况,确认指令是否已经生效,避免误操作引发的损失。
预警资讯: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还可根据塘区的历史数据积累,判断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通过平台向所有蟹农发送天气预警、水产动物疾病预警等信息,提醒蟹农采取增氧、移植水草、清塘消毒等相应的防范措施。有了这个功能,即使是没有丰富经验的新手蟹农,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养出的螃蟹不比老蟹农差。
因为整个操作过程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就好像在玩游戏一样,所以甚至有蟹农将其戏称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追溯篇
现在市面上大闸蟹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最知名的,还要数阳澄湖大闸蟹。靠着品牌效应,似乎只要打上阳澄湖三个字,就能比普通螃蟹卖出更高的价钱,诱惑当前,如何叫养殖户们不心动?
于是,众多商家纷纷借用阳澄湖这一名号出售自家商品,甚至水产公司也会在阳澄湖开湖前两三个月将其他地区的螃蟹运送到阳澄湖里过过水。也就是说,将外地的大闸蟹运到阳澄湖里泡上几天,再以“阳澄湖大闸蟹”名义销售的山寨阳澄湖大闸蟹,就是所谓的“过水蟹”。根据水产公司透露,这种“过水蟹”已经是业界公认的现象,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即使与阳澄湖合作的电商平台也难以做到时时监督,辨别真伪成为难题。
温馨提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时间定在9月23日,所以在此之前买到的打着阳澄湖大闸蟹名号的螃蟹都是过水蟹无疑。
这时,利用物联网RFID防伪溯源技术,能够帮助构建特色品牌,保护品牌价值,帮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宗来源,进而树立消费者信心,带动移动互联网营销,促进产品销量和扩大品牌影响力
具体来说,就是给每只螃蟹构建一张“身份证”。南京物联网研究院发展有限公司曾在数年前研发出一款小巧的“RFID身份证”,它是一条绑在螃蟹身上的宽约1cm的“腰带”,该“腰带”由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制成,完全无毒无害,所以不会对螃蟹品质产生影响。
通过该电子标签,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每只螃蟹的育苗、养殖、加工、物流、配送等全过程信息。哪怕在生长过程中有过一次极其微小的水污染,电子标签都会有如实的记录。
2016年,国家物联网标识平台和苏州蟹都蟹业签署防伪合作协议。从去年10月22日开始,蟹都蟹业销售的阳澄湖大闸蟹将粘贴标有“国家物联网标识平台”的防伪标签。同样,阳澄湖大闸蟹贴上国物防伪的标签之后,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询所购买大闸蟹的真伪,不必再为买到的是不是正品阳澄湖大闸蟹而担心。
除防伪信息之外,消费者还可查看到该大闸蟹产品产地、苗种、饵料、捕捞信息,及相关检验报告、认证信息,还可通过图片实景了解大闸蟹养殖和捕捞环境,并获取专业的保存方法和食用建议。
总结来说,溯源系统具有以下价值:
原厂家品牌保护,原产地大闸蟹品牌产品质量的防伪保护,大闸蟹质量可追踪可溯源;
防止经销商串货,生产企业加强渠道管控,实时的数据跟踪与分析;
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买的放心,消费的开心,促进品牌的传播;
政府监管省心,可随时现场查验大闸蟹的产品信息和配送追踪信息,全过程监管。
运输篇
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生鲜O2O之战愈演愈烈。原来,人们需要到市场上去挑挑拣拣,现在只要在网上下单,隔天就能收到活蹦乱跳的大螃蟹。而且,一京东生鲜为首的店家都推出了“死蟹包赔”的服务,一旦你在收到货后发现螃蟹死亡,只需拍照给商店,立即就能得到赔付(小编中秋体验了一下,只要拍照就能获赔,不需要更多额外的凭证,非常方便)。
因为大闸蟹等生鲜不适宜高温,所以必须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而且要放入草编的荷包来保湿。目前,包括温湿度传感器、RFID、GPS及软件管理系统等智能监控系统已经在生鲜产品的冷链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掌握实时温湿度,避免货物变质造成损耗。每一个过程都要通过不同的温区保存好生鲜产品,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温区进行环境温湿度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对库房温湿度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监测和实时记录。每一仓间(或库房)应设置多个温湿度监测设备,用于库房温湿度状况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除了在冷库(仓储环节)的应用外,像车辆(运输环节温湿度监控、定位)、生产车间(基站定位+温湿度检测)、门店(销售环节的温湿度监控)均可以使用。
近日,泰州移动与庶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达成“生鲜配送冷链电动车”物联网项目合作。该项目通过中国移动能力开放平台OneNET,为城市冷鲜配送车提供从平台开发到物联网通信业务的整体服务。
通过在配送车辆上安装相关终端设备采集传感数据,然后将数据上传至OneNET平台。OneNET平台再通过开放API或数据推送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至业务平台(WEB和APP),实现对城市冷鲜配送车的位置定位、故障报警、电量显示、防盗预警、温度设定控制等功能。
该项目上线后,不仅可以满足后台管理人员对配送车辆实时信息的掌握,实现配送车辆的精确调度,还便于快递人员对配送流程的准确操作执行,有效解决了城市冷鲜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总结
除了大闸蟹等生鲜食物,物联网技术还在农业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浪费近1万亿美元的食物。绝大多数的食物破坏都是发生在庄稼收割完之后,每年,世界上多达17%的农作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变得无法食用,在从农场到你家的路上,成千上万吨的粮食变质了。未来,物联网技术将会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发挥出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