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汕头:让产业“主力军”跑出“加速度”

2022-09-15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亟需把握时代发展浪潮。去年8月,汕头市提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市委主要领导深入各区(县)、功能区、产业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密集开展走访调研,为汕头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高位谋划,汕头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思路随即诞生。汕头市委提出以数字经济为先导,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2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链式发展,着力培育1个大健康产业,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

抓住主导产业这一发展“主力军”,才能跑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起到支撑作用,规上企业数占全市的70.48%,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69.0%,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jpg

汕头培育发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



三新产业 抢滩布局势头强劲


“三新”作为朝阳产业,我国已列入“十四五”规划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记者获悉,汕头是全省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重点城市,目前“三新”产业处于加速培育阶段。


汕头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已核准海上风电场15个共1170万千瓦,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汕头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正是看中了这些优势,发电行业的特大型央企大唐集团率先抢滩汕头,开发了汕头首个海上风电项目。

位于南澳勒门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由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及粤东地区第一个开建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于去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35台风机通过风能发电,预计年发电量7.5亿度、实现年产值超5.6亿元。

“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好,我们一、二期项目预计投资约110亿元,未来在汕头区域的投资将达到500亿元。”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娄淑军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大唐汕头公司乘势而上谋划二期扩建项目,在汕头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二期扩建项目开工在即,力争明年全部投产发电。

目前,汕头以海上风电为重点,落地建设一大批海上风电产业招商项目,全力打造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其中,风力发电环节已有大唐集团、绿发集团、华能、华润等龙头企业进驻,并相继投资开发了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制造环节已有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南瑞集团、上海电气电机厂等一批国内知名装备企业落户,正在全力建设面积约为4200亩的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新兴产业,汕头市经过多年的不断培育,已拥有一批国内外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包括国内化学试剂细分行业产量第一的西陇科学,国内电子化学试剂产量第一的光华科技,国内黑色母粒产量第一的美联新材,铜冷却壁产品全球占有率最高的华兴冶金等。目前,汕头市新材料规上企业已达280家。

在此基础上,汕头依托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等高等级科研机构,聚焦高效精准催化、高端功能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药物绿色合成和高端化学化工装备研发,目前多项科研成果进入产业化阶段。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涉及领域广、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和产业附加值大,目前汕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该市拥有超声电子、宏俐电子等龙头企业,电子元器件、印制线路板和晶体管产量均居国内前10位;立讯精密已在汕头落地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和立汕智造园区2个项目,总投资70亿元;现有粤东地区建设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大型数据中心——中国移动粤东数据中心;去年获批设立的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一举让汕头数字经济的发展直通跨境市场。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风口,汕头以成功举办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为契机,正在构建全国数字经济服务华侨新高地、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输出地、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阵地。 


两特产业 提质发展优势夯实


“两特”是汕头特色优势传统产业,是我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现代轻工纺织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规上工业指标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40%以上,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具备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汕头重点谋划“两特”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破解产业长期低端发展的问题,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纺织服装是汕头市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从原料、捻纱、织布、染整、经编、刺绣、辅料到成品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健全、内衣种类最齐全的地区之一。汕头还是全国服装(内衣家居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内衣家居服名牌产品占全国75%以上,在中国内衣板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汕头拥有洪兴股份、宏杰内衣、金发拉比等龙头骨干企业;已储备总投资超100亿元的9个纺织服装产业项目,预计可新增产值约120亿元;潮阳、潮南印染中心吸引集聚上下游和横向关联产业入园生产,实现1平方公里的完全开发,预计可新增产值100亿元;出台政策加大电子商务、品牌培育、线上直播等扶持培育力度,加快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增值增产,预计可新增产值100亿元。

当前,汕头全力发挥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的溢出效应,加快推进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纺织服装总部大厦、展会展览中心、纺织工业产业园区“四大工程”,促进汕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高端化、规范化发展,重塑汕头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影响力。

备受关注的汕头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步入快车道,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5100亩,布局建设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都市智谷纺织服装工业园、信利康智慧产业园、粤东物流分拨中心等,核心区征地工作提速推进,子项目都市智谷纺织服装工业园已开工2个月,全球纺织采购中心将于今年10月动工建设,已到位4.4亿元专项债资金有力助推项目加快建设。

作为汕头“两特”产业之一,玩具创意产业同样具有较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其中,澄海区作为全国玩具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高的地区之一,已形成了较成熟和完整的产业生态,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目前,全国7家玩具上市企业有6家在汕头,另有澄星无人机、凯迪威等13家新三板挂牌玩具企业,上市上板企业数量和市值均为全国之首。4个玩具中国驰名商标有3个在汕头,全国三分之一玩具3C产品认证在汕头。全市玩具生产经营企业超万家,但仅有规上工业企业205家,“小升规”空间较大,预计可新增产值约200亿元。

不仅如此,汕头玩具制造业正与影视传媒、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逐步实现从生产制造向产品开发及IP运营方向转型。拥有营收超10亿元的奥飞作为文化创意龙头企业,以及“小猪佩奇”“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等多个国内知名动漫IP,一个涵盖生产与服务的玩具全产业链生态圈在澄海已初具雏形。依托这些优势基础,澄海未来将打造成动漫游戏产业之都。


一大产业 增势迅猛潜力十足


大健康产业是我省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汕头是全省大健康(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核心城市之一。目前,汕头大健康产业潜力十足,2021年全市大健康产业以2%的规上企业数,贡献了7%的利润总额和7%的税收总额,工业增加值率、利润率均居各行业前列。


汕头气温气候、空气质量、美景美食兼具的宜居城市优势条件,有利于发展休闲、养老、医疗服务产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门类齐全,涵盖了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中药饮剂、饮片、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已有所起步。

记者从汕头市发改局采访了解到,汕头医药生产已形成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医药产业链条,部分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如仙乐软胶囊产能全国第一、世界第四;太安堂有3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7个国内独家生产品种;万年青“消炎利胆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超声仪器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研发技术占据全国甚至全球领先地位。

在此基础上,汕头已储备计划投资超30亿元的11个产业项目,预计新增产值约70亿元。同时,拟规划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完成1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预计新增产值150亿元。

不仅如此,汕头研发创新基础扎实,有利于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其中,公共研发平台层面,拥有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水平大学,以及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国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企业研发平台层面,龙头企业在中成药、化学药、医疗仪器、医疗耗材、生物制品、保健品等多个专业领域已成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近20家,有效发明专利量122件、实用新型专利226件。

在日前举行的产学研“面对面”生物医药产业专场对接会上,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暨南大学药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的18位专家与汕头近40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讨,推动产学研成果在汕头落地转化。会上,南方医科大学与汕头市政府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大学科研团队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汕头大健康产业增速明显,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借助良好发展势头,汕头将利用好本地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力量,加强医药健康领域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完善创新链条。



一线实践

华侨试验区:

通信直通全球 产业蓄势待发


汕头快速通达全球的企业专用数据通信线路已开通、“首都在线”传输机房实现试运行、“中联睿新”落户设立分公司……在汕头提出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一周年之际,走进国家级功能平台华侨试验区,数字经济成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7月,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汕头举行。会上,国内19家企业与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进行数字产业项目合作签约,总投资达315亿元。这对于设立近8年的华侨试验区来说,既是新起点,也是新机遇。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认为,广东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升级。汕头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国际通信基础设施,构建形成了通达全球的信息网络,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也为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创新发展重要窗口提供了根本保障。

出台规划加快产业发展

从汕头市主干道中山东路一路向东,跨过中泰立交桥后,一条全新的城市快速路中阳大道接驳延伸。曾经,这里是路的尽头,向东海面一望无际;如今,东延围海造城,设立在此的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更搭建起一条直通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

去年10月,华侨试验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设立。经过数月加快建设,该出入口局近日已交付使用,打开了汕头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大门。

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项目占地约12亩,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区、粤东核心节点机房、综合通信机房等。目前,汕头快速通达全球的企业专用数据通信线路已具备开通条件,汕头国际通信业务不再需要经过广州迂回汕头,传输距离比以前缩短约1200公里。

而二期工程将按设计容量和业务发展来进行扩容,最多可增加到近40个机柜。未来,这里将成为汕头国际通信业务的重要枢纽,也是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的发力点。

为全面贯彻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走实走深,华侨试验区积极委托中国信通院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并于今年7月发布《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产业发展和政策创新规划》(下称《规划》)。

该《规划》分析了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提及,到2023年,特色数字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和孵化一批高精尖企业,实现区域数字经济规模稳步提升,国内及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突破,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打造粤东地区数据跨境流动先行示范区。

到2025年,华侨试验区特色数字产业集聚并形成规模,带动汕头全市乃至粤东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大幅跃升,数字基础设施能力实现粤东地区领先,国际通信服务能力覆盖东南亚主要国家;建设跨境数据流动先行示范区、国际金融创新示范区、国际信息通信开放试验区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资源要素体系和机制体制基本完善。

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

前有数字基建,后有规划引领,“凤凰”陆续飞来。

在全球建立约20个云数据中心的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抢占汕头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云服务厂商,该公司已在该试验区建成了传输机房并实现试运行,同时计划开展面向东南亚的云计算业务。

该公司副总裁郑义表示,通过汕头的海底光缆传输数据能降低约10毫秒的延迟,这一数字从专业领域来看,相当于能比原来缩短约20%的延迟,进而增加约40%的应用适配度,“这对于互联网数据应用十分关键”。

无独有偶,专注于提供互联网通信服务的深圳中联睿新科技有限公司,也看中了汕头的数字经济前景。近日,该公司在汕头华侨试验区设立分公司,并加快机房布局及人员招聘。据了解,该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汕头海底光缆的低延迟性、高稳定性不仅能够提高信息覆盖能力,更有利于形成一个信息传输“中转点”,打通区域经济往来。

目前,该公司已与深圳、广州等地的跨境电商协会对接,了解客户需求,做好服务方案,力争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汕头开展业务。

据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文胜介绍,当前,华侨试验区管委会正以打造“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为总目标,以数字经济为主攻点,大力推动新一代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头部企业落户,以优质企业的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加快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


专家声音


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

潮商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梁强:


去年以来,汕头提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谋划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所作出的战略部署,十分符合汕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方向,将有利于汕头加快建设成为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

聚焦主导产业,还可以把着力点放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建议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每年遴选一批“专精特新”潜力企业,特别是行业潜在隐形冠军企业进行专项重点培育,在人才保障、创新强基、融资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定期定人定点”的培育扶持,并制定培育制度及量化评估效果,真正有效扶持一批企业做大做强。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